【美陈】Airbnb爱彼迎 × UCCA Lab「非遗别院」展览回顾 - 美陈网站 美陈推荐【美陈方 ...

原作者: mcqy 来自: 网络 收藏 分享 邀请

“溯”之传统,点燃“承”的火花。

2019年10月18日至10月27日,Airbnb爱彼迎与UCCA Lab合作,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联合呈现了艺术展览“非遗别院”,由UCCA副馆长尤洋策展,邀请四位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分别深入北京、成都、广州、黔东南地区进行非遗体验后创作艺术作品,并由建筑师刘阳进行空间设计,在UCCA Lab呈现出一个特别的四合院,通过此展览联结起当代艺术与传统的非遗技艺,也联结起我们旅程中的“家”。

640_2.jpg

640_3.jpg

640_4.jpg

640_5.jpg

“非遗别院”展览现场

每一次的旅行,每一次的交流,我们都在期待与世界的联结,与当地文化的联结。而每一次联结,都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启迪。

640_6.jpg

640_7.jpg

640_8.jpg

640_9.jpg

“非遗别院”展览现场

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连接着时间与不同的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类别,这些民艺是我们触摸历史,感受人类文明轨迹极为有效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民艺达到了其他艺术类别往往不曾触及的领域,无论当我们走入那些最富盛名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的市集,这些文化产物均在其中散发着光芒,照亮着我们对知识的感受力,激发着我们对地缘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于旅行的兴趣,丰富了旅行的意义。

640_10.jpg

640_11.jpg

北京 宫廷烫蜡体验

640_12.jpg

640_13.jpg

广州潮绣体验

640_14.jpg

640_15.jpg

成都道明竹编体验

640_16.jpg

640_17.jpg

黔东南 丹寨苗族蜡染体验

2019年,爱彼迎启动了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携手北京东城、广州越秀、成都、黔东南四地政府,将古老传统技艺融入到旅行体验,目前已经有多位新一代旅行者通过此项目,在旅行中亲身体验到了非遗工艺,深入了解到目的地的人文历史。

640_18.jpg

640_19.jpg

艺术家崔小清体验北京“都一处”烧卖。

640_20.jpg

640_21.jpg

艺术家梁琛体验广式宫灯。

640_22.jpg

640_23.jpg

艺术家Noise Temple体验四川黄龙溪火龙灯舞。

作为系列活动中一个面对公众开放的体验环节,爱彼迎与UCCA Lab合作,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艺术项目 “非遗别院”,并邀请四位参与到体验之旅的艺术家创作了结合非遗文化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建筑师刘阳打造的四合院式空间中,以“家”的形式,展现非遗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在爱彼迎的基因中,同样致力于发展打开“家”的更多方式,通过结合各地域艺术人文,去激发更多人拓展其生活意义和想象力。

640_24.jpg

640_25.jpg

640_26.jpg

黔东南皮纸 x 崔小清,《宀下》,“非遗别院”展览现场,2019。

艺术家的创作充分展示了民艺连接着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在某些地区,曾经的文字甚至没有得到有效的流传,但民间的手工艺、饮食、习俗等在内的多元文化均有着丰富的日常生活功能与审美属性,得以在每个不同时代发展出新的形式与魅力。

640_27.gif

640_28.jpg

640_29.jpg

四川黄龙溪火龙灯舞 x Nosie Temple,《麟虫之长》,“非遗别院”展览现场,2019。

这些物件既应用于生活,也成为交流的媒介。民艺亦连接着不同的空间,今天看到的手工艺,正是历史上人类迁移、各个民族文化碰撞后的结晶。在这些碰撞中,民艺千变万化,绘上了他者文化的色彩,体现着旺盛的创造力与文化包容性。

640_30.jpg

640_31.jpg

640_32.jpg

北京面塑 x 辛云鹏,《家》,“非遗别院”展览现场,2019。

640_33.jpg

640_34.jpg

广式宫灯 x 梁琛,《513》,“非遗别院”展览现场,2019。

艺术家通过对非遗文化的追溯、传承和发扬,不但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对非遗文化的历史、知识和材质展开新的言说,亦借助独特的空间设计为观者构建了传统与当代的感情联结,让古老弥珍的非遗技艺跨越时空,与当代发生共鸣,留存在观者记忆之中。当技艺化作记忆,传承代代不息。

640_35.jpg

640_36.jpg

640_37.jpg

640_38.jpg

640_39.jpg

640_40.jpg

640_41.jpg

640_42.jpg

640_43.jpg

640_44.jpg

“非遗别院”里非遗体验区的物品。

在展览期间,呈现了一系列手工坊和“非遗别院”体验活动,激发当代人对非遗的深入了解与认知。

640_45.jpg

640_46.jpg

640_47.jpg

传统面塑手工坊,传承人:彭天。

640_48.jpg

640_49.jpg

640_50.jpg

640_51.jpg

泥人张手工坊。

640_52.jpg

640_53.jpg

640_54.jpg

篆刻手工坊,书法篆刻专业硕士:泰尧。

640_55.jpg

640_56.jpg

640_57.jpg

景泰蓝工作坊,传承人:李佩卿。

本次项目既是Airbnb爱彼迎保护非遗传承,维系多元文化可持续发展企业责任的体现,亦是当代艺术界对生活的进阶探索与美学传承的实践。在“非遗别院”之后,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在追溯中国文化中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灵感,让技艺化成记忆与迎接未来生活的动力。

640_58.jpg

640_59.jpg

640_60.jpg

640_61.jpg

640_62.jpg

“非遗别院”支持爱佑慈善基金会“我爱北京天安门”公益项目,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的小朋友来参观并体验传统非遗文化。

原标题:溯·承丨“非遗别院”展览回顾


好文

思考

泪奔

喜欢

钦佩

服务电话

13162-888-987

QQ客服:512307020
关注我们 :

QQ- 美陈前沿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8 Comsenz Inc.  沪ICP备17030285号-1 沪ICP备1802801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