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陈】2019设计上海来啦,这份装置导览手册,一定要收藏! - 美陈网站 美陈推荐【美 ...
设计上海2019里的特别装置。
今年小门门一看到资讯... 果然是不一样的配方,一如既往的海报。 作为每年3月上海最引人瞩目的设计盛会,2019年3月6日-9日,“设计上海”将回归,今年的展会在原有展览面积上扩容了20%,也就是更大了!更要跑断腿了!因此今年的门票出现了两日票、三日票等多日组合票。 30多个国家400余个国内外设计品牌;1000多件新品首发;50余位享誉国内外的论坛嘉宾;3大引领设计圈潮流风向的行业奖项;当代设计、精典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及全新的新材料及应用板块,其实,根本看不完..... ▲ Manifesto Cabinet,张周捷数字实验室 因此小门门今天主要来介绍一下,设计上海里的特别装置,如果你抢到了早鸟票,或者准备去看设计上海,这份装置导览手册,一定要备好。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以“回归社交本源——相知遇见”为主题,在规模上,今年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相比较去年而言有了新的变化,从往期的18个装置拓展至26个展区:从淮海路新天地广场出发,在新天地南北里,新天地时尚核心地段一路呈现,并蔓延到湖滨道片区。 新天地设计节地图 先从今年新增加的新天地广场说起,今年在户外喷泉广场上,将会看到由 Kokaistudios 带来的“树之密语”。此装置以小时候玩的传声筒游戏为灵感,这种游戏简单而淳朴,却带来了发自内心的快乐。Kokaistudios想在此创造一方能让人联想到童年纯真快乐的净土,无分老幼,皆可在这处城市公共网络中体会交流的乐趣。 这个柳树一样的装置,悬挂的透明管道如同柳枝低垂,摇曳着邀请人们到树枝的一端低语,将秘密倾诉给另一端的朋友。 树之密语-Kokaistudios 看完“树之密语”,我们将视线转向一侧。 在新天地广场的下沉式空间,艺术家赵宏通过橱窗画展的形式,来试图回复“东方巴黎”大都市风情街头的氛围,体现画作来源现实并再次融入回到现实的互文关系。 艺术家赵宏通过数字工具进行指绘创作的这一系列,体现当代都市中每一位”她 She ELLE LEI 彼女……“的千面瞬间、万种风情,展现每一个值得记录下来的画面。 赵宏自画像 在新天地广场一楼有一个特别的橱窗,就是Atelier I-N-D-J 的其中一件作品。通过装置艺术来提升人与环境友好共处的理念在现代化的都市里是不可缺少的, Atelier I-N-D-J 便采用了自然界中的蝴蝶元素。 几十亿年来的自然选择成就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物种,但我们的星球正经受着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某些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仅仅用了几代人的时间。脆弱的生态栖息地岌岌可危,就像珊瑚,大量的蝴蝶物种濒临灭绝。既然人类爱蝴蝶,又正在失去与它亲密接触的可能,我们就选择让它来作项目的主角吧。通过3D扫描蝴蝶的标本,在电脑中进行数字干预,打印输出经过处理的数据。这样蝴蝶就可以以数字方式永生了——商品化它的存在感,将之化身为滚筒上的凹凸图案和雕塑感的小装饰物——一种颇具悲剧感的时髦标志,它与我们过度消费的生活之道遥相呼应了。 非自然系列-Atelier I-N-D-J 除了新天地广场,在新天地的北里喷水池区域还有Atelier I-N-D-J的另一件作品。正如古语所说:“如果穆罕默德不去山上,那就把山移走。”Atelier I-N-D-J不仅仅是移动山,还把喷泉放进去。作为贪婪的都市人,我们不经常冒险超越城市的界限…但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外面有山脉和大自然,它令人敬畏。 人在都市,心在山峰-Atelier I-N-D-J
设计师将8个直径1米的“红豆”斜切了一刀,露出了里面的抛光镜面。在场地上红豆会随着风、人们的触碰而晃动,这个动态的过程是充满趣味的,为坚硬的场所注入一些生趣。平日里我们照镜子都是在卫生间或者卧室,而这一次,和你一起出现在镜面中的景象是蓝图、白云、城市,在这种背景和视角下,也许可以看到最天真的笑容、或者是让人陷入深思。 红豆-梁海涛 除此之外,“红豆”的灵感还被设计师延伸到新天地时尚的自忠路和复兴路入口的玻璃幕墙。他设计的装饰图样用缤纷的色彩给这个地方增添了春天的活力,并起名为“预见·锦莳”。 预见的过程应当是充满惊喜的一场探险,每个圆形像素都是一种可能。生活有趣的地方正是基于我们面对每一个可能性所作出的一连串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包含新的可能,而这些各自独立的可能性,串联在一起,就组成了充满色彩的世界。 预见.锦莳 绿 & 预见.锦莳 红-梁海涛 除了新天地广场,新天地南北里和新天地时尚的区域外,在太平湖畔的湖滨道购物中心,也有四件艺术装置等着大家去发掘,我们先来看其中两件。 第一件在湖滨道济南路入口,是ME Ft. WE带来的的艺术装置《滤境》,设计师希望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将承载着故事背景的互动装置融入空间,给予观众自由思考的空隙,暂时忘却周遭的喧嚣起伏。正如“滤”所传达的——过滤纷杂热点的侵扰,回到原点,回归本心。 《滤境》-Me Ft.WE 第二件作品是湖滨道吉安路入口的“睿集设计之旅”,RIGI通过设计,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在持续的创作过程中,RIGI跳脱出简单的形式表达或美感塑造,而是用设计交流联结身边的人和生活,并打造用以培养社群生长的场所容器,可以说设计即RIGI进行“社交”的方式。 睿集设计之旅-RIGI Design Journey 本次设计节策展人杜心月将带来两件作品,“I m here”PART A雕塑概念装置和“I m here”PART B互动影像装置,位置不同却遥遥呼应。 位于新天地广场的“I m here”PART A 雕塑概念装置。这个具有科技感的装置,正是设计师对主题“回归社交本源“的回应。I’m here,给出的是一个明确的社交态度,我在这儿,不回避;我是真我,不伪装。意在对于社交中的诚信现状抛出问题。“I ’m here” PART A 概念雕塑装置,以直观纯粹的创意语态,引导每一位观众以拍摄分享的方式进行社交态度共享,联动新天地新里展区的“I m here”partB互动影像装置,共同传播社交正向能量。 I m here Part A雕塑概念装置-杜心月 另一件则是在新天地的新里一楼中庭的”I m here“PART B互动影像装置,由巨型LED屏幕装置,现场影像收集装置以及现场影像处理装置三部分共同组成。每一位现场体验观众会实时收获属于自己的“社交画像”,而这幅画像的“基因”来自于所有在此之前,前来参与项目体验的观众的面部肖像数据。意在探讨当下社交通道中,真实与虚假的界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反射和影响效应。 I m here Part B互动影像装置-杜心月 从新里走到南里广场,此处是设计师杨明洁的作品“碎片化存在-羊舍茶室2019”。在2019设计上海 x 新天地设计节上,设计师杨明洁所设计的“碎片化存在”空间装置在新天地南广场建构了一个让观众身处其中可直观体验的异形空间。交错迷幻的结构围合成一间“羊舍茶室”,让人思考:每一个个体作为其中一个碎片,与这个万物互联的世界相互之间的关联。 碎片化存在-羊舍茶室2019-杨明洁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作为新天地设计节的独家媒体合作伙伴,此次特别策划了两件艺术装置呈现给大家。 一件位于新天地广场一楼中庭,设计师孟昭然带来的“请勿攀折”。 请勿攀折-孟昭然 另一件装置位于新天地南里商场中庭,《ELLE DECORATION家居廊》所策划的“A FLOWING MUSEUM”。继2018年在京沪两地首度亮相并屡掀热潮后,《ELLE DECORATION家居廊》再次匠心造“家”,把生活中各种看到的、想要的、希望的状态浓缩映射在一个196平米的居家情境空间中。在成功延续视觉化和情景化的表达之上,加入“A Flowing Museum”的艺术化生活理念,在光影明暗间,让你感受每季、每月、每日的时光流转,在房间与房间的边界模糊效应间,带你探索空间无限延展的可能性。更有艺术化互动装置和每日不停歇的沙龙、讲座、市集等你来玩!high翻两周! A FLOWING MUSEUM-家居廊 穿过新天地南里来到新天地时尚,在一楼和二楼中庭各有一件装置。位于一楼中庭的是陶艺式 Cermics Lab的作品“陶艺式衣间“,为新天地设计节带来全新的陶瓷互动体验。陶瓷材料将作为一种媒介,以不同肌理、不同釉色、不同质感的身份成为被挑选的 “服装” 出现在整个互动装置中,陶艺式衣间鼓励每位参与者带来一件心爱之物,并通过3D扫描与输出的方式在陶艺式衣间实现一件陶艺作品的诞生。 陶艺式衣间-陶艺式 Cermics Lab 新天地时尚一楼走上来,看到的是二楼中庭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莫娇副教授和新天地设计节策展人候正光老师共同策划带来的“竹林小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板凳设计联展”。回应本届新天地设计节以“回归社交的原点”策展问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竹林小憩”项目通过几十张设计各具特色凳子,邀情参观者停下脚步,稍作歇息。 竹林小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在太平湖畔的湖滨道购物中心,还有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另一件作品。设计师将它命名为“Xixi Balance——自然的平衡”,悬挂于商场三楼的中心位置。 吊挂在平衡装置上的犀牛及多种濒危动物的折纸,寓意自然界中的平衡关系,传达设计创意学院倡导的可持续的发展愿景。此次“新天地设计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设计师们将目光投向了因人类病态贪欲遭到捕杀正濒临灭绝的野生犀牛。 Xixi Balance-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设计师们尝试通过细杆组合构成的平衡装置,将自然界的宏大叙事微缩成一个微妙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抽象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期间,“Xixi Balance”还将推出动物折纸亲子课程、犀牛纹饰设计工作坊和限量版平衡挂件集市等活动,希望通过互动式的信息交流,能加深观众对可持续发展愿景的理解,鼓励更多人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之中。 位于湖滨道购物中心一楼星巴克旁的“链”,由三W工作室所设计。此装置像一条放大的正在制作的项链,由一条线将大小不同的圆球串联起来,巧妙地贴合了这次展览的主题——相知,遇见。三个圆形展示板悬挂在架子中间,像是项链的宝石一样,展示着这个作品的重点“连接人与人”,可以给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创造微妙的连接。 链-三W工作室 新天地北里入口处,是RSAA/庄子玉工作室的作品“坛”城 。 装置是关于迷宫的隐喻,直径五米的圆形迷宫,在其中会让人错过,也会让人相遇。迷宫是城市的缩影,我们在这个城市中相识亦或分离;过去,陌生的人们在线上相识;而今,人们回到线下的物理空间,在这个隐喻的城市中,重新发现自己。此间意味是“城”。 装置高度四米,金属幕帘或围合或遮挡,表面有光泽和垂感,光会投射形成灰空间,亦可以透射光影。叠影和人的互动关系,有实有虚,这种剖面的关系和平面意义上迷宫的意义也是相通的。当你在这个城市探索,有时会走到死胡同,有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装置的体验是迷宫,但远看又仿佛山水画中的山形或云形。这种剖面隐喻着都市桃源。逃离尘世的人和山水画中的山,形成一种互叠关系,在这种交叠中,山,云,人,融为一体并随着参与者的互动叠合出不同的形态;山为土,又似云,是为“坛”。 “坛”城-RSAA/庄子玉工作室 从北里走到新里,能看到门口一个红色发光的正方体装置。这是由VERVE Studio带来的《留光机》。它以小时候小伙伴们一起结伴玩耍时最天然本真的模样为原点——分享、友爱、争吵、和好...... 童年时的红色透明弹球好似融化成了装置中金属闪片的水泥地坪,穿透水晶质感红色阳光板的阳光仿佛五岁时把弹球对着太阳时看到的那束光一样炫目灿烂。依照记忆建起一个“发光体”,彼此偎依的两把小竹椅便是邀约——留住光亮,留住时光。 留光机 - VERVE Studio 新天地南里的户外区域还有两件装置。一件是Mur Mur Lab的“漂流舞台”。打开的魔方成为了舞台的背景—与人在诗性的空间不期而遇是Mur Mur Lab一直坚持创造的日常惊喜。通过漂浮的彩色氦气气球,白色灯泡和简洁的钢框架,搭建成一个边界灵活,白天轻盈晚上自发光的漂浮舞台。是Mur Mur Lab用建筑学营造的典雅趣味性。 漂流舞台-Mur Mur Lab Mur Mur Lab除了有漂流舞台艺术装置,还和“民谣与诗”一起组织了现场的live演出,期待与你在新天地相遇。 看完了Mur Mur Lab的设计作品,再来看看设计师李俊杰所创作的“捉Me仓”。社交就像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从孩提始一生都是玩家。在这游戏中,我们的角色不断轮转,时而享受作为寻者的兴奋,时而又憧憬作为匿者的忐忑,两种角色回旋交织成了我们生活的舞轮。《捉Me仓》希望拥抱每位玩家心中无龄差的童真,摘下所有人设,探索心中不曾对他人绽放的维度。 捉Me仓-李俊杰 策展人之一候正光把中国元素加入作为本次策展装置的主要特点之一。 他与不同设计师合作,通过天桥茶席之“山”、“水”、“逍遥游”和“超级平凡”四个主题的展陈来表现人与自然的沟通。 我们先来看“山”。设计师江柏明充分运用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元素,在新天地时尚天桥通道上打造了微型景观“天桥茶席之竹山水”。“竹山水”是以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竹为中心材质,具备着文化、环保等特点,布置成中式庭圆山水及日式枯山水的造景,高低的错落、几何的排列,或山或水或步道成为一茶席上的微型景观,让人在品茗中能感受庭园山水的意境。 天桥茶席之竹山水-江柏明 再来说说说“水”。与天桥通道相连接的另一条通道,称之为时尚画廊。而特别的是,此处的艺术装置也是与“天桥茶席之竹山水”具有相似意境的微型景观,名为“天桥茶席之水”。 清澈潺潺的流水流淌在日常生活里老侯说很合这次展区“天桥茶席之水”的主题就这样来了也许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宽窄不同材料不同……很多的不同可以有更多形式不仅仅是张流水的茶桌…… 天桥茶席之水-小杰 新天地时尚中庭的顶层吊点,悬挂的是设计师陈德胜的装置作品“逍遥游”。庄子【逍遥游】里⼀则《北冥之鱼》的故事开启了对鲲的想像。鲲由上千万颗微曲镜组构成大型的飞鱼吊灯,鱼身鸟翅突破传统灯具该有的样貌,在工艺与工业间自在优游。摆动着发光的翅膀,时而向天际翱翔,时而向下俯冲。大海关不住这属于天空的鱼,屋瓦也困不住这悠游自在的心。 逍遥游-陈德胜 今年新天地设计节的主题是相知遇见,回归社交本源。设计节将小竹椅子作为回应主题的载体,而本次新天地设计节策展人候正光也用自己的作品来契合这一主题。当年的街头巷尾几把小竹椅子映射的便是单纯,信任和善意。将之放大,放大到不得不关注,放大到不得不仰视,让平凡可以非凡。 超级平凡-候正光 除了新天地的几个艺术装置,“设计上海”2019主展厅也汇聚了不少特别策划装置:Zaha Hadid Design将与Royal Thai和Kohler一起在设计上海2019的贵宾走廊区展示由RE / Form地毯系列打造的装置; Timothy Oulton Studio以阿波罗登月的历史时刻为灵感,将呈现一款“太空舱”的装置;“品物流形”将再次携手“老板电器”带来“TheLake 湖”艺术装置;数字艺术家张周捷将呈现集声光电于一身的限量版“宣言柜”Digital Cabinet;Serip将携手Vertical Green在现场呈现一片“光之森林”。 特别策划:天行 by Zaha Hadid Design 由中国生活品牌 [ 海上 ] 和 [ 嘿黑 ] 共同发起的 [ 跨界联合实验室 ] , 针对都市空间美学的消费升级,持续进行矩阵式的模块化研究;“设计上海”联合Cole & Sons品牌呈现“Botanical, Botanica! 奇花异草“,通过品牌与知名设计师Martin Lawrence Bullard合作的最新系列,展现对植物灵感的探索和表现。 特别策划:跨界联合实验室 by [ 海上 ] x [ 嘿黑 ] JAN KATH 品牌将在现场呈现“Cubes”的特别策划,展现来自尼泊尔手工匠人耗费数月编制而成多彩生活美学;多摩仕奥瑞家居(Domus Aurea Collection)将奉上一场由奥地利国宝级品牌——施华洛世奇水晶元素演绎的大型灯饰“表演”,这些灵动的光芒将以变幻多姿的展现方式在“设计上海”中大放异彩。一步一景,总会有惊喜体验。 X+Q稀奇艺术即将再次惊艳亮相 ©图 设计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