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可以是平凡的,普通的,但绝不是冷漠的、无趣的。 你走路时步伐快吗? 会留意到路面缝隙间长出来的野花野草吗?会仔细看路边各种标识牌上的文字和图案吗?会好奇地面或墙面上的小洞最终通向哪里吗? 你应该不会留意这些。 或许是因为你的视野太高了,或许是因为你被手机夺取了所有注意力,又或许你在思索学业和工作的事情,也或许走路是你唯一能放空的时间…… Michael Pederson是个例外,他的视角很低,好像个孩子。他看到了我们身边的另一个世界。 大约在五年前,澳大利亚艺术家Michael Pederson开始了他的个人项目Miguel Marquez Outside。 他在我们熟视无睹的公共空间中“搭建”幽默有趣的艺术装置,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又遗世而独立。
△ 台阶旁的私人角落,有触电保护网,千万别靠近。
△ 小岛出售中,这介绍看着挺诱人,你有多久没有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发呆了? 街道、台阶、公交车站、操场……他总能发现一块“宝地”,让平庸无奇的场景被想象力点燃,成为另一个世界。 △ 私人领地,请勿入内。 Michael Pederson制作这些街头艺术装置,源于曾经举办过的一次画展。当时,他将一件作品置于类似公开的环境中,效果比在室内展出更好。 这让他开始探索去做更多户外项目。他尝试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放在街上,产生一种冲突而惊奇的喜剧感,这样的创作也让他“上了瘾”。 偶尔会有“活物”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让整个场景变成一出别致的舞台剧。 △ 小心约翰!怪不得其他三只跟它保持了距离。 △ 到底谁是VIP? 不过,更多的还是静态的场景。荒凉到长椅都变色变形的“永无止境等待区”,已经被封死、不可能被打开的门“请不要敲”…… 这些设计不仅仅透露着Michael Pederson的冷幽默,还裹挟着诗意、浪漫和人生哲理,观者能从中挖掘出不一样的感受和情绪。 △ 想在这里等上一会,看看会等到什么。 △ 原本你可能不会敲这扇门,那么现在呢? 一个烟蒂、一个香蕉皮、一个小坑、一个折断的叉子,摆上几个锥形隔离墩,立马变身成为“事故现场”。 请注意避让,绕行离开。 一个倒栽葱的冰激凌,自然也要隔离处置,万一一脚踩上去就不好了。 水泥未干时留下的一个足迹,也会被Michael Pederson做足文章。 他将足迹用栏杆铁链保护起来,一旁煞有其事地附上黑底白字的说明:
台阶旁的石墩子护栏,被他装修一下,立刻变成三层楼的大house。 一朵人行道裂缝里冒出的野花,你会注意到它吗? Michael Pederson会,他还会关注它究竟存活了多久。摆上小木梯,斜靠在显示有存活天数的标识站牌上,仿佛每天都有个小人爬上梯子,去更新上面的数字。 它已经存活了42天,实在是了不起。 一朵蒲公英,也被视作“不能触摸”的稀世珍品,必须站在栏杆外观赏。 Michael Pederson对这些野花野草情有独钟。 他还设立了一个“城市杂草奖”,为此特制金边奖牌,分别有“最佳”、“最纤巧”、“选址独特”、“最高”四个分类奖项。 他为每个奖项寻找到最合适的获奖者,并把奖牌颁给它们。配上了奖牌的杂草看起来好像——真的有点与众不同。 △ “城市杂草奖”中最有型的一位,荣获“Best in Show”大奖。 △ “城市杂草奖”中最楚楚可怜的一位,荣获“最纤巧大奖”。 △ “城市杂草奖”中选址最独特的一位,真是会挑地方。 △ “城市杂草奖”之“最高杂草”。 任何洞口都是Michael Pederson讲故事的地方。 比如说一个盯着看就会让你晕眩并产生一系列反应的洞口,那必须加上大大的黄标警示。 但其实那只是窨井盖“缺失的一角”。 洞口有多深,里面是什么,就看脑洞有多大了。 或许是一场神秘的展览,你得身高达标才能进去一探究竟。 又或许是个人气爆棚的午夜club,等叫到号了,方可入内。 在Michael Pederson的精巧布置下,每一个洞口都有了致命吸引力。即便也许会卷入一个异次元世界,也有窥视一番的强烈欲望。 Michael Pederson还会把一些系统弹出的对话框放置到真实的场景中,让你有种自己是不是被吸进电脑或手机里的错觉。 他还在一间类似配电房的房子外挂上“私密咆哮室”的门牌,并配上“占用请等待,进入请咆哮”的提示。 如果你路过的话,想不想走进去尽情释放一下? 尽管这些艺术装置多半是静态的,只是将普通的物体和场景加以布置摆拍,但Michael Pederson以他孩童般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无边无际的想象力,让它们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小品,一部趣味盎然的纪录片,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 “再也装不下去了。” 生活可以是平凡的,普通的,但绝不是冷漠的、无趣的。何不学习Michael Pederson,给生活多加点戏? 原标题:是什么人,天天蹲在路边给马路水泥地加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