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陈】2017国际灯光节开幕 30组作品先睹为快 - 美陈网站 美陈推荐【美陈方案案例】 ...
用灯光展示广州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 爱她,就请为她亮灯! 再过3天,广州又将开启全年最闪亮模式,迎来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灯光节! 不知不觉,广州国际灯光节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本届灯光节将以“丝路传奇”为主题,由“城市之光”、“海洋之光”、“经济之光”、“科技之光”和“未来之光”五大板块组成,通过来自国内外以及高校将近30组优秀的作品,用时间轴来描述出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广州特色的历史故事。 2017年广州国际灯光节,将于10月27日正式开幕,设有立花城广场、珠江前航道七座桥梁以及珠江新城14座连廊作品展区。展期持续至11月19日,共24天,具体的时间地点如下: 主会场——花城广场 时间:2017年10月27日-11月19日 地点:花城广场 珠江前航道跨江大桥换新衣 时间:2017年10月27日-2018年5月4日 地点:广州核心区:解放桥、海珠桥、江湾桥、海印桥、猎德大桥 珠江新城连廊 演绎花城花开 时间:2017年10月27日-2018年5月4日 地点:猎德大道区域1座;兴盛路区域5座;冼村路区域2座;花城大道区域6座,共14座。 趁着现在还没亮灯,先跟房产君来提前了解下今年的展出作品吧: 广州塔灯光秀 通过激光束在以广州塔为中轴线的高层建筑之间来回穿梭,配合南广场灯光,寻找建筑之间的联系,建构建筑间的对话。在高空形成一定的图案交织,将建筑紧密联系与一体,形成绚丽壮观的城市空间景象。 广州国际灯光节logo 北广场作为整个花城广场中轴线线主入口,摆放明显的标识性作品,作为2017年广州灯光节作品展示的开端。 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作品以光线勾勒出芭蕉叶的形状,芭蕉叶的脉络是用LED光源像素点,组成矩阵网可以成像。云朵是LED内投光可以变幻。而月亮也是LED光源像素点组成; 在法国著名音乐家改编的、带有电子音乐成分的《雨打芭蕉》这首著名的古镇沙湾何氏创作的广东音乐的背景下,灯光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和变幻,既有雨打芭蕉知清韵,亦有云彩追月之飘逸,更有荷塘月色之华晖。 光之树 在钢筋与混凝土结合的现代城市中,树代表着生命的起源,为冰冷的城市增添一份生机,光之树将光与树结合,表现出一种勃发的生命力。 在南广场每晚以不同的形态向我们呈现出一年四季不同的生命形态:春之灵动,夏之热情,秋之静美, 冬之苍劲。同时也喻示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城市云裳
在全球已经进入城市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将是今后世界发展的重要问题。人们以城市为载体。附着于城市的发展,每一座城市都是文明的延伸与桥梁,城市之间的链接必将笼罩整个世界,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五彩祥云汇聚在南广场,为我们美丽的花城编织出梦幻多彩的“云裳”。 大剧院水幕投影秀 “美好生活”是一部以视觉艺术表现、巧妙的图形构思、极富活力的视觉效果为目的5分钟新媒体舞台剧。该剧从“舞动”、“美丽”、“和睦”、“追梦”四个篇章全面展现广州的城市风貌,脉络清晰地反映广州的城市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关怀,彰显广州的城市魅力。 BONBON(灯光节吉祥物) 可爱的响仔身穿太空服,脚踩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基座,头上的耳机分外醒目,标示着企业形象,作为影像载体演绎着千奇百怪的表情,诙谐生动的为花城广场制造着惊喜与赞叹。 盛世莲花 “七巧成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思维及造型符号,极易唤醒公众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公众的审美习惯产生共鸣。 因此,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能以艺术为媒介传递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历史性联系,从而实现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传递,同时也可以通过现代性的造型语言,为传统带来新的审美形式,从而建构城市文化景观,丰富城市艺术形象,诠释城市美学内涵,塑造新型的艺术化公共空间。 向日葵 这个叫“向日葵”的作品是完全使用太阳能发电的作品。本届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始,从以往使用节能环保的LED灯具逐渐走向使用新能源灯具。该作品的展出,是广州国际灯光节从低能耗迈向零能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跨越 广州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世界舞台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跨越集声、光、电于一体,营造着不同的声影效果画面,象征着广州这个城市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发生的跨越性的变化。同时整个作品采用舞美制作技术,展现在花城广场之上,也预示着广州向国际的跨越。 七彩魔方 装置应用了彩色半透明亚克力作为主材料,采用主题文化与国外文化相结合,提取“丝绸之路”早期运输货物为元素图案应用打印与贴图手法搭配,形成五彩斑斓的魔方体。 互联空间 夜晚灯光的设计通过立体呈现手法把实物装饰用“光”进行立体分割成空间网格,在光格内以划分空间内容以图形、汉字英文为主要符号,展现以“丝绸之路”为线索的文化。 熠带熠路 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作品借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理符号,构建欧亚海陆板块图形,利用遥感技术重现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基点及连线,观众的互动参与成就了作品中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的链接与契合,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作品的主题与精神。 Connection连接 作品设计说明“一带一路”是中国促进亚欧非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中国政府倡议,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亚欧非一些相对独立的国家,也因为此政策开始发展和和联盟国联系起来。所以我们这次的设计主题是“ 连接”。 蓝色潮汐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项持续时间2000多年、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多起点、多航线,具有不同历史年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片广袤的大海之路,中国向世界传播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思想精神,丝绸之路象征的是传递、交流与融合。 时光隧道•日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带给人类光和热,橙色与红色灯带交织,象征初升的太阳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时光隧道•月 月亮自古寄托着人们的相思之情,时空隧道·月采用柔和而宁静的灯光设计,使人在漫步其中之时不仅能够感受到柔和而淡雅的灯光,还能够静下心来去回忆在过往的岁月之中那些美好而安静的时光,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更加需要有一种契机来使自己的心灵沉静。 时光隧道•星 “星”既是群曜的通名,也是一个星宿的特名,指二十八宿之南方七宿的中宿。这是因为正南方向阳气最盛,阳气就是生气,是万物生长所需要的生命之气。同时“星”也象征着宇宙万物中,我们都是很渺小的一部分,生生相惜、相辅相成。 时光隧道•辰 辰是白天与黑夜的分隔,承载着黑夜的宁静而又面对着新生的期望,辰时变换之间仿佛是时空的交替,从一个时空变换到了另一个时空,而当漫步在这个时空隧道里,让人们体验到从黑夜走向黎明的破署之意。 粤夜越精彩 路名,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记忆,也是一部隐藏的城市发展史,它代表着广州的人文记忆,霓虹招牌则象征广州繁荣的经济。 通过对广府文化的研究,我们从那些意义非凡而不落窠臼的路名中提取出经典元素,在纹样、色彩和技术等方面精心设计,交融传统和创新的魅力,给予城市印象新的诠释。并在空间灯光布置上利用三色射灯创造出彩色的光影,增加与观赏者的互动性和科技性。 扬帆起航 作品以帆船为元素,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景象,这些帆船承载着历史的轨迹,也承接了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全新起航。 在作品中运用镜子特性,将帆船倒映在镜面中,营造水面的效果,让人仿佛看到千万艘船舶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航行,让观者仿佛置身这幅画面中。 定海神针 作品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金箍棒全名为如意金箍棒,又名定海神针。此棒在悟空手中,尽显神通,协助了其斩妖除魔,编制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梦。多少人也曾幻想过,手中拥有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来伸张正义。 油炸鬼 向旅客宣传广州本土文化。 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了多种广州近现代的特色文化,在非本土人的印象中广州的形象多是与吃相关,印证了“吃在广州”这一句话。设计此作品向国际宣传广州的“吃”文化。 鱼粤 如今我们的海洋垃圾日益渐增,早已超越了海洋的负荷。 这些难以分解的塑料瓶,一但汇入海洋,成为让人目瞪结舌的海洋垃圾带。其体积足以堆砌出一条10米长的鲸鲨。 韵 广州被誉为花城,展览地点也叫花城广场,故而想到广州市花:木棉花。灵感来源于广州羊城木棉花,传统文化西关大屋特色,光立方原理。 一盅两件 叹早茶广州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上睡到八九点,跟亲朋好友去茶楼点上一桌点心、沏上一壶好茶、谈天说地、享受生活。 叹早茶,表现了广州人民生活的安稳富足,同时也能以小见大,侧面体现了国家在现代快速发展下的繁荣昌盛。 海洋之歌 灯光塔 岭南驿站 每座椅独特的齿合型机械结构可以智能地自动适应使用者的体型,变为符合使用者体型和体重的状态,增加舒适度,同时因为其独特的外形,无人使用时会回弹至完整的造型,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也更符合我们以人为本的理念。 并且使用者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会有扶手可供支撑,增加私人空间,让使用者与陌生人之间有舒适的距离,让游客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与作品互动,更获得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座椅下方的空间可以放置物品,无须把携带物品放在地上,提升座椅的可休息区域。 衍生 幸福的声音 本次的灯光节作品将声音与光影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作品尝试探讨体验艺术的互动感受与声光科技交融的魅力。 第一部分以错综复杂的光电线条为造型基础,形成了可视、可变幻的光影实体空间,仿佛由“丝路”组成的美丽盒子; 第二部分是以透过光电线条传递耳机终端的是来自“一带一路”上不同地区各国人民的欢乐之声,由声音形成“广袤”的虚空间。 线,既是作品的视觉元素,也是声音的传播渠道。虚实结合,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丝线”概念作为线索贯穿了整个作品,将作品从三维空间往多维度的复合交互方式发展。 |